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虽非医疗事故 过错也应担责

虽非医疗事故 过错也应担责

时间:2024-02-1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404
日前,家住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的胡-女士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前往单位上班,在途中不慎发生意外,车毁人伤。胡-女士随即被送往上杭某医院救治。医生检查发现,胡-女士左脚胫、腓骨骨折,多处组织不同程度受伤。医院为胡-女士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手术后,胡-女士又多次进行了X光对位对线检查,一切正常。病情好转的胡-女士出院回家休养。谁知好景不长。胡-女士回家休养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始终感觉患处肿痛不止,经三次拍片及询问手术医生,均答复是排斥反应,胡-女士欲行钢板拆除术时,发现钢板已断裂,骨头对位线好,但骨胳未完全长好,医生认为宜采取保守疗法,过三个月视病情再作处理。三个月后,胡-女士遵医嘱到医院处复诊,被告知仍需再等三个月。当胡-女士再次复查时,其骨折处已向外成7度。此时,胡-女士怀疑医院手术存在问题,于是到龙岩市第二医院就诊,诊断为应重新手术。胡-女士再次拍片,确诊胫骨断处侧位角已成10度,上杭某医院认定断端附近有多量骨痂,不改变治疗方案。胡-女士又两次到龙岩市第一、第二医院请专家会诊,诊断为必须立即重新手术。胡-女士便入住龙岩市第二医院重新手术。

法院判决:医院须赔偿患者医疗费用

胡女士索赔遭遇困境

胡女士在出院后遭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于是她开始向上杭某医院提出索赔。然而,医院方面声称手术程序符合规定,手术成功,并且不存在医疗过错。他们认为胡女士没有遵守医嘱中的“绝对卧床不活动”,导致钢板断裂并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因此不应赔偿。

胡女士将医院告上法院

胡女士多次与医院进行交涉和协商,但都没有取得结果。她愤而将上杭某医院告上法院,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13069.98元。

医院的辩护与鉴定结果

庭审的焦点在于医院的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或医疗事故。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医院申请了龙岩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龙岩市医学会的鉴定认为并未构成医疗事故,但医疗过程中后期技术处理存在缺陷。然而,胡女士对此不服,她认为鉴定书不符合事实,医院提供的材料也有瑕疵。然而,胡女士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推翻鉴定结论。

法院认定医院存在医疗过错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在胡女士手术后复查X线片时,出现了骨折端连续性骨痂生长缓慢、一年后钢板断裂、骨折端成角和骨不连等并发症表现,这表明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因此,医院应适当赔偿胡女士的损失。然而,法院不支持胡女士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请求,因为医院的医疗过错并未造成胡女士严重的精神损害后果。另外,虽然医院不存在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过错,并且没有证据证实胡女士第二次手术是由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因此,法院不支持医院的主张。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院判决医院赔偿胡女士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共计7074.98元。

法律规定: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

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八项的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疗机构必须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这意味着在医疗纠纷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医疗单位必须证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是否造成损害,只要医疗机构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享有法定的免责事由,就应无条件地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是唯一证据

法官认为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并非案件的唯一证据。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一个事实,一个专家证据而已,对于案件能否使用医疗鉴定结论,还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考虑。如果只把医疗鉴定结论作为医疗纠纷案件的唯一依据,就可能导致“医疗专家”来判决案件的结果,而不是法官。这样无法很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尽管专家们具有权威地位,他们作出的医疗鉴定结论只应作为案件中的一个证据,是否作为定案的依据还需要通过法庭质证以及结合其他证据来确定。

非医疗事故不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非医疗事故案件不应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该条例是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而制定的,并非为了处理所有“医疗纠纷”。因此,对于医疗纠纷而言,如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不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就应适用民法通则。在本案中,胡女士的病情经龙岩市医学会鉴定认定不构成医疗事故,因此显然不应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处理。如果按照该条例,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护。然而,医院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102条第2款的规定,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就是侵权行为,因此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的法律处理方式。医疗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在医疗领域以医疗事故居多。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协商解决,要求医院调查处理并达成共识;二是技术鉴定,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三是重新鉴定、行政复议和诉讼,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 医疗伤残鉴定的时机
  • 眼睛轻伤二级标准
  • 法医鉴定流程及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