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企业违法使用童工的法律后果

企业违法使用童工的法律后果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64
基本案情

于某生于1990年9月28日,2005年2月,于某到北京某公司工作,2005年2月23日下午,于某的左臂被卷入车间机器内。经鉴定:于某已达到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伤残四级。

后于某诉至法院,要求公司赔偿生活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假肢费、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鉴定费、门诊治疗费、一次性伤残赔偿金等共计1142644元。公司则主张于某入厂时虚报年龄,称其当时并不知道于某不满16周岁,且于某因违规串岗导致受伤,其对事故发生有重大过错,不能同意承担赔偿责任。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违反法律规定雇用未成年的于某入厂做工,现于某在该公司受伤致残,公司应赔偿于某生活费、治疗费、鉴定费、一次性赔偿金等费用。于某要求公司赔偿今后55年的假肢费及55年间安装假肢将生产的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一节,因上述费用尚未实际发生,现于某主张赔偿,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据此,一审法院判决公司赔偿于某生活费、治疗费、鉴定费、一次性赔偿金等共计29万余元。

一审判决后,于某及公司均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

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审理后认为,依照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关于“用人单位不得招用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且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录用童工伤残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对伤残童工给予赔偿”的规定,公司雇用于某的行为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现于某在公司受伤致残,故该公司除负担于某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生活费用外,还应当给予于某相应的赔偿。公司所述于某隐瞒年龄、对于事故的发生自身负有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二审法院不予采纳。公司作为赔偿义务人应支付于某残疾辅助器具费,关于于某今后安装假肢所需支付的残疾辅助器具费,公司亦应予以支付。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关于生活费、治疗费、鉴定费、一次性赔偿金等共计29万余元的判决,公司还应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支付于某残疾辅助器具费共计56万元。

律师点评:

一、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明令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打击招收童工的违法行为,也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利益,国家对童工的工伤赔偿采用了惩罚性标准,大大高于普通工伤及人身损害的补偿性标准。

1、企业要支付巨额的一次性赔偿金,大大高于普通工伤的工伤保险待遇。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据此,劳动部颁布《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将一次性赔偿金的标准明确为:以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赔偿基数,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律师注:深圳市2004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928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 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使用14岁童工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