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业务管理规定,严禁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有以下禁止行为:
(一)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二)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侵占本行或者客户的资金;
(三) 违反规定徇私向亲属、朋友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四) 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其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
商业银行的设立是指银行创办人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组建商业银行,以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一系列法律行为。设立商业银行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具备符合法定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拥有符合要求的管理人员;具备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设施。
商业银行设立申请分为两个阶段。在筹建申请阶段,发起人需要向金融管理当局提交以下材料:筹建申请报告;可行性报告及营业计划;发起人名单及背景资料;资本总额;本行及分行所在地;管理当局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管理当局在收到申请文件后,会在一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发起人是否批准其申请。获得批准的发起人可以开始筹建工作。在筹建并申请开业阶段,发起人需要向管理当局提交以下资料:章程草案;筹建情况及开业申请报告;拟任职负责人的资格材料;最低实收资本的验资证明;持有注册资本10%以上的股东的资信证明及相关资料;股东或出资人名单及其股份或出资数额;营业场所和设施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凭证;预期的经营方针和计划。
管理当局在规定期限内收到开业申请文件后,会以书面形式通知发起人是否批准申请。获得批准的发起人即可获得经营金融业务的许可证。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各项业务管理的规定,不得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第五十三条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其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设立商业银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有符合法定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
违法发放贷款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任何单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和个人都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单位,所以单位不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属于特殊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单位人员等,并且是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所以是属于职务犯罪。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