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担保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一般保证是指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在债务人财产经过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法履行债务之前,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然而,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以下情形下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
1. 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债权人要求履行债务出现重大困难;
2. 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
3. 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根据《担保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相同的还款责任,不享有先诉抗辩权。无论债务人是否有财产,是否经过法院强制执行,保证人都有义务承担保证责任,向债权人偿还欠款。
根据《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当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方式时,应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别在于,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在债务人财产经过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法履行债务之前,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债务具有补充性,保证人具有先诉抗辩权;而连带保证债务不具有补充性,而具有赔偿性,保证人也没有先诉抗辩权。即使主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债权人在要求主债务人履行之前,可以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保证人不能拒绝履行保证责任。因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因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通常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长期的司法实践,一般推定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以保证债权的顺利实现。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民间借贷中多个连带共同保证人的责任认定问题。在担保法规定下,多个当事人对同一债务提供连带保证时需共同承担担保责任。文中提到了保证合同的约定、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不可撤销保证的性质以及保证人的连带共同担保责任。各担保人需按约承担连带共同担保责任
共同担保人的多种类型,包括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等。不同形态的共同保证具有复杂的结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保证责任的承担与分担规则各异。文章解析了各种形态的处理规则,对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进行纠正和澄清,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按份保证的保证人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在于与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票据金额、利息和费用等。与一般保证中的补充责任不同,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无需先向被保证人请求履行债务,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付款。此责任旨在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