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保证人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具体来说:
在保证合同中,如果没有具体的专门约定,应认为保证人担保的是主债权的全部。
利息分为法定利息和约定利息。法定利息是指迟延履行所产生的利息,由主债权派生,因此属于保证范围。而约定利息或其他利息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才可计入保证担保的范围。当然,如果约定的利息显失公平或法律有专门限定的,应进行适当调整或按照法定利息执行。
只有因主债权所产生的违约金才能被保证担保。违约金虽然与主债权有从属关系,但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在主债权之外另行签订违约金合同或者另立独立的条款。保证合同对违约金采取限制性做法,要求违约金条款必须与主债权条款同时成立。
由主债权引起的损害赔偿债务属于保证范围。无论损害赔偿债务是由于债务人不履行还是迟延履行而产生的,只要归结于债务人,保证人就有义务代为赔偿或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代理费用、公证费用、诉讼费用等实现债权所产生的费用原则上都属于债权的负担,因此也列入保证范围之内。为减少纠纷的发生,建议在约定实现债权的费用时,明确约定“包括但不限于代理费用、公证费用、诉讼费用等”。
反担保追偿权的诉讼时效问题以及反担保成立的条件。担保追偿权是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能行使的权利,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债务人破产未申报债权,保证人可预先行使追偿权。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需遵守诉讼时效限制。反担保的成立则需具备几个条件: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
保证合同的形式要求和保证担保的当事人资格。保证人和债权人必须订立书面保证合同,保证人需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可以是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而某些单位如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得担任保证人。
保证合同的定义、形式及要素。保证合同是明确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协议,当债务人违约时,保证人需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为诺-成合同,无需交付财产即可成立。同时,文章还涉及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的概念,实际违约指违反合同影响经济利益且未在约定时间内履行,而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