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方合同成立后,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在确切证据表明对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后,可以在对方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担保之前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的目的在于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行为,并促使对方履行合同义务。
当事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并非出于恶意,而是由于经营能力不足或经营不善导致的后果。当事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导致其无力清偿债务,因此,先履行一方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后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届至前,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其意图明显,构成严重的默示预期违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先履行一方按照合同约定先行履行支付义务,可能导致自身债权无法实现,造成损失。因此,先履行一方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商业信誉对商家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商家经济能力的具体表现和履约能力的具体体现。当商家严重丧失商业信誉时,其履约能力必然受到影响,构成先期履约危险。因此,先履行一方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这是一条弹性的规定,旨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该条件规定,只要后履行债务的一方表现出丧失或可能丧失债务履行能力的情形,先履行一方即可行使不安抗辩权。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
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具体包括后履行义务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严重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