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的要求,资产公司在收购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时,必须严格遵守真实性、洁净性和整体性原则。这意味着资产公司必须通过评估或估值程序进行市场公允定价,以实现资产和风险的真实、完全转移。此外,资产公司不得与转让方签订或达成任何改变交易结构、风险承担主体及相关权益转移过程等的协议或约定,也不得设置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款。此外,资产公司还必须遵守禁止违规利益输送的规定,不得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规避资产质量监管提供通道。
在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或代理处置不良资产时,资产公司应基于商业原则制定相应的委托代理处置方案,并按照内部管理流程进行审批。这一过程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不良资产回收价值的最大化。双方在委托合同中应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得约定实质上由受托方承担清收保底义务的条款。
资料审查是指对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资产所有权的有关法律文书进行审查。这些法律文书包括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证明担保或抵押权利存在的其他法律文书等。对于以物抵贷类资产,还需要审查抵贷协议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仲裁书、以物抵贷资产清单等。此外,涉诉贷款及相应法律文件也需要进行审查,如起诉状、上诉状、撤诉申请书、财产保全申请书、支付令申请书以及破产还贷申请书、判决书、调解书和申请执行书、执行证明等。
债务人的资信调查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债务人的主体资格、组织形态、股本结构、分支机构情况等;债务人的历史经营情况、对债务的态度、是否有逃废债的倾向等;现实经营状况、主要经营业务、产品的市场情况、债务人的总体负债情况、对外担保情况、对外投资情况,以及债权情况等。同时,现场核查要求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人员及法律顾问人员结合已有资料所示情况,对企业的住所、人员、资产实物状态、抵押或质押资产的存在状态及管理现状等进行实物和资料对照核查。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逐项核对分析金融机构拟转出不良资产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信贷档案,了解贷款的发放时间、期限、用途、本金金额、利率、当前本金及利息余额;具体的担保条件,保证人及担保金额,抵质押担保及担保金额、办理登记情况;是否涉及诉讼,是否有查封资产,诉讼进展情况;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