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9日,山阳县杨地镇海螺村村民刘孝隆与山阳财险公司签订了一份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格式保险合同。合同期限为一年,车上人员投保的最高限额为6000元,第三者责任险最高限额为20000元。
2007年3月12日,刘孝隆驾驶被保险的载货车辆途经山阳县城前往杨地镇海螺村前洼组时,道路被一块大石头堵塞,刘孝隆停下车等待修路工人清理障碍物。车辆在道旁停留约40分钟后突然自动滑行,刘孝隆用石头支撑车轮胎时被车后轮胎伤到,导致左胳膊受伤,住院24天,花费医疗费6319.77元。事后,刘孝隆要求山阳财险公司赔偿6000元的损失。
山阳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孝隆与山阳财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在保险合同中,对于车下施救时被保险标的车辆伤害的责任归属发生争议。双方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根据《2006年6月15日保监发(2000)102号机动车辆保险条例解释》的规定,本案中刘孝隆属于车上驾驶人员,但在事故发生时,他所处的位置为“车下人员”。根据对“第三者”的解释,刘孝隆应被视为不特定的“车下人员”,即第三者。因此,山阳财险公司应按照第三者责任险的规定进行赔偿,即在20000元的保险限额内赔偿刘孝隆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和第六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山阳财险公司被判决赔偿刘孝隆6000元的医疗费。
山阳财险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经商洛市中级法院审理,认为山阳财险公司与刘孝隆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刘孝隆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事故,山阳财险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刘孝隆属于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和投保人,且在本案中属于车上人员责任险范畴。因此,山阳财险公司应按照车上人员责任险进行赔偿。
山阳财险公司提出依据保险合同免除条款,认为车上人员在车下遭受的人身伤害不应予以赔偿。然而,该免责条款对投保人不公平,且不符合情理,因此在本案中不适用。刘孝隆在事故发生后花费了6319.77元的医疗费,山阳财险公司应在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保险金额范围内(即6000元)进行赔偿。
综上所述,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审理程序合法,处理适当。因此,山阳财险公司的上诉请求被驳回,维持原判。
本案保险合同中未对“驾驶车辆过程中”作出特别解释,也未包含车辆自动滑行时发生伤害不支付保险金的免责条款。双方对该条款有争议,应根据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进行解释。根据本案情况,“驾驶车辆过程中”应理解为整个驾驶过程,即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过程,包括防止车辆自动滑行的行为。刘孝隆在驾驶车辆途中,车辆停止时发生自动滑行并导致伤害,属于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遭受伤害。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关于“假一赔十”责任的不同观点及评析。有人认为是无效的格式条款,有人认为该承诺缺乏约束力。文章主张应认定为有效的承诺,依据《合同法》相关条款及单方允诺的概念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李某的承诺属于单方允诺,具有法律效力,且张某符合条件,因此李某应履行“假一赔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