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超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不用什么证据,只要你能证明在你说的事情发生的那段时间你在那里工作就可以了。由劳动监察部门派人前去调查核实,可以查看他们的考勤记录和工资单及财务账,是可以查到的。如果情况属实,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帮你讨回应得的报酬。你也可以用劳动监察部门查到的事实为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工作时间超时,如果单位支付了加班费,且每个月的加班时间没有超过36个小时,就是合法的。否则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工作超时记住一定要有证据(要不然丢了饭碗还得不到补偿),可以录影像资料或语音证据(多复制几份以备用,留住原件),证明确实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酬劳的话。然后去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向当地的工会举报。申请劳动仲裁,有争议按程序走,有异议的可以上诉至地方人民法院。
2、工作时间是员工在单位从事工作的时间,我国目前普遍适用标准工时制。标准工时制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无论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还是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都应该适用这种工时制。如果因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办理相关法律手续后,才能实行其他工时制。在标准工时制中我们所说的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是衡量单位有否让员工超时工作的绝对标准。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误工费的含义、法定赔偿标准及相关注意事项。误工费是指在遭受伤害期间因无法工作导致的收入损失。其赔偿标准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且没有最高限额。注意事项包括固定收入必须有合法证明,且必须是实际减少的收入。此外,文章还涉及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