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民法典出台后物权法是否无效

民法典出台后物权法是否无效

时间:2021-12-22 浏览:1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7945
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民法百科全书,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有很多,如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婚姻家庭等。民法典生效后,我国有一些法律同时废止,那么民法典出台后物权法是不是无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出台后物权法是否无效

民法典出台生效的,物权法同时废止,所以因物权产生的争议,不再适用物权法,而是适用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五条 【物权编的调整范围】本编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施行日期及旧法废止】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二、物权取得的分类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的含义是取得权利时不根据原所有权人的意思或原来客体物上根本就不存在所有权,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只依法律规定即可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的前提是客体物之上不存在所有权;这也就意眯着所有权的取得不需要与任何人相关,而仅依取得人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的行为即可。所以一般而言,基于事实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即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在原始取得的物权上不存在他人的意志关系,或者说是该物权不因他人的意志关系而受影响。

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劳动和生产、先占、发现、拾得、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加工、孳息等。

2、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派生取得或传来取得,它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从取得人角度是取得权利,从相对人角度则是权利的丧失,故对照原始的绝对取得继受取得又称相对取得。在继受取得中,物权权利是从他人那里移转而来,主要是原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处分行为的结果。一般而而,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大都属于继受取得。依继受的方法不同,继受取得又分为移转取得和设定取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