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关系是常见的一种法律关系,是由劳务人员和接受劳务一方建立的,劳务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所以不适用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是适用民法典的规定,那么劳务关系能发生意外如何赔偿?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劳务关系中的意外赔偿
依据法律规定,劳务关系中发生意外伤害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劳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伤害时,根据受伤情况,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伤害是由第三方造成的,接受劳务的一方在赔偿之后可以向第三方追偿。
劳务关系中的人身损害赔偿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对于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况,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了残疾,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了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个人劳务关系中的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当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时,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在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如果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人行为对劳务关系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在劳务提供期间,如果第三人的行为导致提供劳务一方受到损害,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并有权要求接受劳务一方进行补偿。接受劳务一方在进行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1. 法律适用范围
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适用《民法典》。
2. 主体关系
劳动关系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3. 关系性质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与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一方提供劳务服务,另一方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4. 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5. 合同形式
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6. 纳税规定
劳动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按照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劳务提供者取得的劳务费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7. 解除关系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解除劳务关系时,没有法定的经济补偿金,只能根据民事法律和双方的劳务合同约定执行。
8. 法律程序
处理劳动关系争议时,应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劳务关系纠纷时,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