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消费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是全方位的。消费者既可以就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也可以就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是否合理等合理性问题提出意见。消费者可以就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某一方面进行监督,也可以就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全方位进行监督。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商品或者服务本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商品或者服务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质量要求,是否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等。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是否有明确的警示,是否标明正确的使用方法、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等。
二是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的行为,包括经营者是否尽到信息提供义务,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是否真实、全面,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是否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是否存在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限制消费者人身自由的行为;是否有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等。
三是后续义务履行或者民事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经营者是否拒绝或者拖延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是否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无理由退货制度,即消费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非现场方式购买商品的,除特定商品外,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对消费者提出的无理由退货要求,经营者是否无理拒绝或者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诿,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施行之后需要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在旅途中遇到纠纷时,旅游者首先应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若无法达成解决则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若调解无果,消费者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解决纠纷时,应遵守自愿和合法原则,提供真实有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价、减价和打折商品的法律定义及规定。这些商品属于正品,仅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优惠,不代表商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必须保证商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有退换权利。对于商家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购买特价商品时,消费者应要求经营者
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定义、内容以及法理基础等各个方面。义务内容包括保护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涵盖了在特定服务场所中的积极和消极不作为义务。该义务的法理基础是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强调从事危险活动的经营者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他人安全。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