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 > 行政处罚罚款滞纳金如何计算

行政处罚罚款滞纳金如何计算

时间:2021-12-28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0069
行政处罚是由行政机关对违法人员或者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被处罚人要按规定的期限执行行政处罚,那么行政处罚罚款滞纳金怎样进行计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行政处罚罚款滞纳金的计算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如果被处罚人逾期不交纳罚款,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罚款滞纳金的计算

对于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情况,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 财物拍卖或冻结存款抵缴罚款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 申请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迫使被处罚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二、行政处罚程序的具体步骤

1、立案

立案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嫌违法行为进行正式调查的开始程序,它是初步调查程序和正式调查程序的中间环节。

2、调查取证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因此,在调查取证阶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收集相关证据,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核审

核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督把关的重要制度,由法制机构承担执法监督职能。在核审阶段,法制机构会对案件进行审查,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4、告知

在行政执法程序中设立告知程序是我国《行政处罚法》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告知程序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在受到行政处罚时依法行使陈述权、申辩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5、听证

听证是行政相对人在特定条件下行使陈述权和申辩权的重要方式。我国《行政处罚法》在一般程序中明确规定了听证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6、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决定是一般程序的结束环节,是办案机关经过立案、调查取证、调查终结、核审、告知后,对涉嫌违法的当事人作出的最终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逃税罪立案标准是否包括滞纳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计算逃税罪数额时,不包括滞纳金的,只包括应缴而不如实申报的纳税数额,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就构成逃税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又被移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偷税和漏税的相关法律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

  • 行政处罚免除滞纳金条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符合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由局长办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及具体案情,决定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 行政强制执行怎么样规定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在这5种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和代履行。《行政处罚法》规定,按日加处罚款的比例是3%。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过基础决定的数额,如罚款1万元,执行罚的数额不得超过1万元,即罚款总数不得超过2万元。

  • 偷税的行政处罚时效
  •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是否可部分免除
  • 倒50万税票什么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