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法法规 > 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有哪些

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有哪些

时间:2021-12-29 浏览:5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0787
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关于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有什么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有哪些

1、企业所得税中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等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二、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范围有哪些

1、居民企业

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这些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都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

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再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1)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在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性质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性质,包括其概念、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区别。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合营者提供资金、技术等为报酬的合作形式,建立在契约基础上,是过渡到股权式合营企业的预备阶段。与合资经营企业相比,它们在出资方式、出资比例、利润分配、风险承担、经营

  • 通过合同进行欺诈七种形式

    通过合同进行欺诈的七种形式。其中包括“人去楼空”骗术、蒙搞文字游戏、换围绕“换”耍“金蝉脱壳”、假戏真做玩“空头支票”、虚假中介骗人、设置市场陷阱以及炒社会上虚假事实进行欺诈等手段。文章提醒广大企业需要加强法律意识和用法能力,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强执法力

  • 经营层收购: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经营层收购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经营层收购是国内企业重组的一种形式,涉及员工安置、价格核定和融资安排等难点。由于法律和实务方面的不配套,信托逐渐成为经营层收购的主流方法。典型的信托融资方案包括签订MBO框架协议、发起集合投资信托计划、融资方投资、经营层

  • 非全日制用工期限的法律规定及意义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地位和重要意义。法律未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期限,适应了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并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是劳动关系的一种形式,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并减少失业现象。

  • 财产形式的复杂化及其法律问题
  • 什么叫股东代表诉讼
  • 伤残等级不符要求重新鉴定应符合法律规定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