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商品房买卖 > 期房买卖交易中的风险有哪些

期房买卖交易中的风险有哪些

时间:2023-09-13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220
近年来,我国房产市场升温,很多商品房属于正在修建中的期房,那么期房买卖交易中的风险有哪些,关于期房转让的风险有哪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期房转让的风险有哪些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期房转让的风险及其解决方式

一、期房转让的风险

期房转让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风险:

1. 一房二卖的风险

由于下家与上家只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无法通过合同网上备案和预告登记,因此下家难以阻止上家进行一房二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方能最终取得房屋产权,而另一方只能向上家索赔。

2. 合同解除的风险

一种做法是,下家支付一笔差价补偿款给上家后,由上家与开发商解除预售合同,再由下家与开发商直接签订预售合同,从而减少税费。然而,一旦上家与开发商解除合同后,开发商可以将房屋另行售与他人,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特别是在房价上涨较快时,下家需要防止开发商将房屋转售给他人。

3. 交易中心拒绝备案的风险

下家支付一笔差价给上家后,由上家与开发商办理预售合同解除手续,并到交易中心办理预售合同网上备案的撤销手续。然而,交易中心有权对开发商的销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果认定这是一种期房转让或虚假销售行为,交易中心可能会拒绝撤销合同,或即使撤销了原合同,等下家与开发商签订新的预售合同时,交易中心可能以"交易异常"为由拒绝备案和办理预告登记手续。

4. 逾期交房的风险

如果房屋尚未交付,上家与下家签订的买卖合同很可能无法确定交房时间,交房时间取决于工程进度。尽管下家与开发商没有签订合同,但下家仍然可以根据开发商与上家签订的预售合同追究开发商的逾期交房违约责任。然而,这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上家已向开发商付清房款,并且上家已通知开发商将期房转让给下家。

5. 逾期办证的风险

由于下家仅取得预售合同的债权,而房屋的预告登记权利人是上家,因此要办理下家的产证,必须先撤销上家的预售合同和预告登记。否则,只能在上家取得产证后再过户给下家,这将导致较高的税收。一旦双方在这些问题上产生分歧,下家的产证办理将会延迟。此外,开发商的大产证逾期办理也会导致上家的小产证延期,同样会延迟下家的产证办理。

二、转让期房的解决方式

为了解决期房转让中的风险,购房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在签订预售合同时约定解决纠纷的方式,确保购房过程顺利进行。

2. 在期房转让合同中明确约定税收责任,避免未来产生纠纷。如果约定由下家承担税费,下家应考虑到办证周期较长和税收政策调整的风险。

购买期房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购房者应从签订预售合同开始,就着手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以确保期房购买的顺利进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 买小产权二手房的法律手续

    小产权二手房的法律手续及小产权房的相关定义和限制。小产权房只能在该村村民间进行流通转让,外地人购买不受法律保护,无法办理合法手续。小产权房存在违法交易风险,购房合同无法备案,维权困难。其不能自由买卖的原因在于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

  • 延期交房免责事由的法律解释

    延期交房免责事由的法律解释。文章中详细解释了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对房屋交付的影响,并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这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时交房时,开发商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但出卖人仍需在合理期限内履行通知义务,否则将构成

  • 小产权房转让的法律手续

    小产权房的转让法律手续及相关问题。小产权房原本仅用于自住,不可买卖,但可通过购买大产权证后转让。其转让受户口和集体土地政策限制,外地人及城镇居民购买可能面临权益无法保障的风险。国家保护已购买的小产权房,并出台更多政策保护购房者权益。根据最新法规,农村

  • 买卖合同
  • 买卖债权车的合法性及风险
  • 新房交房顶层漏水的处理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