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为了促销房屋,常常在售楼广告中美化配套设施,如绿化、会馆、学校等,但这些承诺往往不会写入合同。当规划变更或者配套设施无法实现时,购房人很难得到补偿,开发商常常推卸责任或者以合同约定不清为借口。
开发商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设下陷阱:
1. 内部认购:在取得预售证之前,开发商进行非公开的商品房销售。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2. 制造假象:在房屋数量、户型、朝向等方面进行虚假宣传。
3. 现场道具和售楼气氛:售楼人员常常利用客户的购房意向,通过声称某种户型只有一套或者要求客户交付订金来套取客户。
合法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具备完整的“五证”、“二书”。然而,有些开发商为了掩盖虚假情况,常常不出示这些文件的原件,或者找借口不方便提供。售楼人员常常要求客户先签订认购书或合同,一旦客户交付订金或购房款,开发商就会变脸。
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需要注意:
1. 合同中可能有许多空白的地方,这些空白处为开发商提供了作弊的条件。
2. 合同中选择性填写的部分可能为空白,购房者以为该说的都已注明了,殊不知这些空白处为开发商提供了作弊的条件。
一般来说,购房资格转让协议属于期待利益转让,合同是有效的。法律对购房指标的转让并没有明确禁止,除了经济适用房、军用房等特定情况。因此,在法律上购房指标转让属于空白。
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但这仅限制了物权行为,而转让购房名额并非物权范畴。因此,在与单位签订协议时,职工尚未实际取得房屋,购房权利只属于资格权利,属于债权范畴。购房资格转让过程中的纠纷属于购房资格转让纠纷,而非房屋所有权转让纠纷。转让行为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没有损害他人利益,因此协议是有效的,双方应当继续履行。
买回迁房后如何办理房产证转名的流程。购买回迁房后,需要将原房主的房产证转为买主名下的正规商品房房产证,过程包括持有安置房满五年,缴纳土地出让金等相关税费,办理正规商品房房产证等证件,完成后允许转让买卖。同时,需要缴纳契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费。
买房时是否需要签署商品房认购书的问题。认购书是一种预约,与商品房买卖合同存在预约和本约的关系。认购书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有效,若依法认定为买卖合同但尚未取得预售手续则为无效。签署认购书后,如违约需按照约定处理定金。认购书与买房合同不同,买房合同包含更详
期房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所需提交的材料。开发商必须先办理商品房预售登记并领取许可证,期房买卖双方签约时需使用统一印制的预售合同。贷款抵押登记时,当事人、地产开发经营单位及贷款银行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文件前往办理手续,经审查核准后颁发《期房抵押登记备案证明书》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装修款补偿是否合理的问题,并介绍了合同有效的条件和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商品房买卖中何时可以要求退一赔一的情况,包括出卖人隐瞒房屋事实等情形。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建议购房者及时委托专业律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