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提供犯罪资金实施诈骗怎么认定

提供犯罪资金实施诈骗怎么认定

时间:2021-12-29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2587
依据《诈骗罪司法解释》的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诈骗分子提供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关于提供犯罪资金诈骗的认定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提供犯罪资金实施诈骗的认定

一、按共同犯罪处理

1、当事人明知他人实施诈骗活动,并为该诈骗活动提供资金的情况,应按照诈骗罪的共同犯罪进行处理。

二、量刑依据

2、根据当事人在诈骗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诈骗财产数额等情况,进行量刑。

三、法律依据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并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情况,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构成诈骗罪的要件

一、客体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包括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也不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因为贷款诈骗罪已在刑法第193条中有特别规定。

二、客观要件

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可以从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两个方面进行形式上的定义,但实质上都是通过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来达到目的。

(2)欺诈行为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的错误认识是由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引起的,即使被害人在判断上存在一定的错误,也不影响欺诈行为的成立。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在陷入错误认识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导致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只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三、主体要件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 贷款诈骗罪的金额标准

    贷款诈骗罪的金额标准、量刑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达到一定金额,如数额较大、巨大或特别巨大,将被认定犯罪。量刑标准根据诈骗数额及情节不同,从拘役到有期徒刑不等,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款或没收财产。贷款诈骗行为只要达到规定的数额即可

  •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集资诈骗罪

    互联网金融行业集资诈骗罪的特点。案件多以合法的P2P平台为幌子,组织管理严密,难以甄别,常以高额投资收益为诱饵。对于集资诈骗罪,《刑法》有明确规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处罚不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也有具体解释。

  • 对一般合同诈骗手段的辨别

    合同诈骗手段的辨别,主要介绍了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具有因果关系的诈骗、部分履约的诈骗以及“拆东墙补西墙”的诈骗等几种常见诈骗手段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合同诈骗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指出行为人故意隐瞒事实真相、不履行告知义务等行为应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 诈骗罪夫妻唯一住房会没收吗
  • 如何认定合伙经营诈骗行为
  • 如何认定高利贷诈骗罪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