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盗窃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是怎样的

盗窃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是怎样的

时间:2022-01-03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4560
依据《刑法》的规定,盗窃刑事案件中,只要行为人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排除了他人占有的支配权,从而使自己占有他人财物,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关于盗窃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盗窃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是怎样的

1、盗窃刑事案件中,只要行为人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排除了他人占有的支配权,从而使自己占有他人财物,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以非法占有的目的。

2、认定非法占有时,要考虑以下情形:

(1)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误以为是自己占有、所有的财物而取回的,不成立盗窃罪。但是不能笼统地认为,只要行为人误以为是遗忘物的,就缺乏盗窃的故意。只要行为人认识到为他人占有的前提事实,就应认为行为人具备了盗窃罪的认识内容。例如,即使行为人误以为停放在小区的自行车篮中的钱包是遗忘物而取走,也应认定其有盗窃罪的故意;

(2)即使是自己所有的财产,行为人明知处于他人合法占有的状态而窃回的,也成立盗窃罪。例如,行为人通过备用钥匙将自己被某行政机关扣押的汽车偷回,应认定行为人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成立盗窃罪;

(3)行为人必须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倘若只是单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如将他人喂养的鱼放走便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成立盗窃罪。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二、构成盗窃罪的客观要件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窃取行为虽然通常具有秘密性,其原意也是秘密窃取,但盗窃不能限定在秘密窃取上,否则会造成处罚的不公正。

(2)窃取行为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的过程,如果只是单纯地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则不是盗窃。窃取的手段与方法没有限制,即使用了欺骗方法,但是没有到达让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的程度,也是盗窃。

(3)窃取是一种通过平和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第三人占有的过程,如果手段中含有暴力成分,就不能定盗窃。

(4)要成立盗窃,需要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根据各地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个体户是否适用职务侵占罪

    个体户是否适用职务侵占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个体户的财产被侵占通常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而是构成一般的侵占行为,应按照侵占罪的规定追究责任。文章还详细解释了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 结婚女方收彩礼但不领结婚证属于骗婚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骗婚其实是属于诈骗,如果女方收受材料的不办理结婚登记,目的是非法占有彩礼的,可以认定为骗婚,男方可以要求退还彩礼。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婚姻诈骗,俗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他人钱财的行为。

  • 如何界定 合同诈骗中的主观故意的

    研究“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认定合同诈骗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及量刑轻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合理的标准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分类,是研究和运用非法占有目的的需要。(二)有利于澄清对“合同诈骗犯罪能否由间接故意构成”的争论。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处罚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