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规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法发放贷款的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如下:
当贷款数额达到50-100万时,被视为数额巨大。
当贷款数额达到300-500万以上时,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
以上认定标准依据《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违法发放贷款罪和玩忽职守罪之间存在以下区别:
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玩忽职守罪侵犯的是一般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违法发放贷款罪表现为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而非法发放贷款,其造成的损失一般指经济损失。而玩忽职守罪仅表现为玩忽职守的行为,其造成的损失可能是经济损失、人身伤亡或严重的政治影响等。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是我国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而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一般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不能成为主体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构成单位犯罪,犯罪主体包括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
违法发放贷款罪既遂的,一般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10万元罚金;如果违法发放贷款的数额特别巨大或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应当在本罪法定刑的基础上从重处罚。司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