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或法人可以作为投保人: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可以作为被保险人:
为了获得全天候的保障,一些消费者选择购买终身寿险。然而,业内人士不建议购买终身寿险,因为终身保障的代价是高额的保费。从理财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某家保险公司的两款寿险产品为例,30岁男性投保30年的定期寿险,在10万元保额的情况下,每年只需支付410元保费。但是如果选择投保另一款终身寿险,同样10万元保额,选择30年缴费,每年需要支付1900元保费,即每年多支付1490元。两者的区别仅在于30年后购买终身寿险的投保人仍然享有10万元的寿险保障。
许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具有返还属性的定期寿险,即每年支付一定保费,如果发生身故,则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额;如果保障期限结束没有发生理赔,则保险公司会全额退还保费甚至提供一定的增值。
然而,对于这种“好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把戏。假设现在有一款纯消费型的意外险,每年保费为500元。如何将其打造成返还型意外险呢?很简单,我收取12577.30元的保费,其中500元视为购买纯消费型意外险,剩下的12077.30元存入银行,按照一年定期存款4.14%的收益率,一年后变成12577.30元,我将这笔钱全部退还,于是一款返还型意外险就完成了。
显然,这并不符合我们努力“省钱”的目标。
虽然购买终身寿险并不可取,但并不意味着购买期限越短越好。
寿险的保障期限应与工作期限一致。例如,一个30岁的男性按照法定退休年龄60岁,还有30年的工作期限,拥有30年的寿险保障是比较合理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采用组合方式进行投保。例如,一个30岁的男性,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购买150万元的30年期定期寿险,一次性保费将高达97800元。如果改为采用减额投保的方式,购买一份150万元的10年期定期寿险+一份100万元的20年期定期寿险+一份50万元的30年期定期寿险,所需的一次性保费为20550+33600+32600=86750元,仅为原方案保费开支的88.70%,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省钱”。
投连险在许多人眼中是一种既注重投资又具备多种保障功能的险种。然而,投连险的初衷是在保证保障的同时,能够以较低的保费开支实现比传统寿险更好的投资回报。
当年,基金公司通过定期寿险与基金定投的组合从保险公司手中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保险公司痛定思痛,推出了投连险。在保障方面,投连险采取自然保费,年轻时每年支付的保费较定期寿险更低;在投资方面,与基金类似,有多种投资账户可供选择,从而实现比定期寿险搭配基金定投更具性价比的效果。
如何确定人寿保险金额的问题,涉及了计算生命价值的方法和考虑家庭需求的规则。首先,通过估计个人未来的年均收入、确定退休年龄和扣除相关支出,计算出被保险人的生命价值。其次,考虑家庭需求,包括生活费、教育费、供养金等支出以及已有保障,得出所需保额的粗略估算
保险理赔的流程。首先,及时报案是必要的一步,包括报案人和被保险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事故详情。接着,确认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后,准备所需单证并提交给保险公司。若涉及医疗费用报销,需准备医疗费用分割单。最后,保险公司会进行调查并审核计算赔付金额,通知
保险事故通知和理赔程序的相关内容。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人或受益人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以便展开调查并进行核赔。理赔程序包括索赔、核定、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等步骤。购买保险时需明确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近因原则已成为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责
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的区别。定期寿险提供固定年限的保障,保险期间结束后不赔付且不退款;而终身寿险则保障终身,并带有强制储蓄功能。此外,选择寿险产品时,需考虑保险费率、保险期间以及个人保障需求。专家建议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定期或终身寿险,并指出定期寿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