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或法人可以作为投保人: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可以作为被保险人:
为了获得全天候的保障,一些消费者选择购买终身寿险。然而,业内人士不建议购买终身寿险,因为终身保障的代价是高额的保费。从理财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某家保险公司的两款寿险产品为例,30岁男性投保30年的定期寿险,在10万元保额的情况下,每年只需支付410元保费。但是如果选择投保另一款终身寿险,同样10万元保额,选择30年缴费,每年需要支付1900元保费,即每年多支付1490元。两者的区别仅在于30年后购买终身寿险的投保人仍然享有10万元的寿险保障。
许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具有返还属性的定期寿险,即每年支付一定保费,如果发生身故,则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额;如果保障期限结束没有发生理赔,则保险公司会全额退还保费甚至提供一定的增值。
然而,对于这种“好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把戏。假设现在有一款纯消费型的意外险,每年保费为500元。如何将其打造成返还型意外险呢?很简单,我收取12577.30元的保费,其中500元视为购买纯消费型意外险,剩下的12077.30元存入银行,按照一年定期存款4.14%的收益率,一年后变成12577.30元,我将这笔钱全部退还,于是一款返还型意外险就完成了。
显然,这并不符合我们努力“省钱”的目标。
虽然购买终身寿险并不可取,但并不意味着购买期限越短越好。
寿险的保障期限应与工作期限一致。例如,一个30岁的男性按照法定退休年龄60岁,还有30年的工作期限,拥有30年的寿险保障是比较合理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采用组合方式进行投保。例如,一个30岁的男性,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购买150万元的30年期定期寿险,一次性保费将高达97800元。如果改为采用减额投保的方式,购买一份150万元的10年期定期寿险+一份100万元的20年期定期寿险+一份50万元的30年期定期寿险,所需的一次性保费为20550+33600+32600=86750元,仅为原方案保费开支的88.70%,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省钱”。
投连险在许多人眼中是一种既注重投资又具备多种保障功能的险种。然而,投连险的初衷是在保证保障的同时,能够以较低的保费开支实现比传统寿险更好的投资回报。
当年,基金公司通过定期寿险与基金定投的组合从保险公司手中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保险公司痛定思痛,推出了投连险。在保障方面,投连险采取自然保费,年轻时每年支付的保费较定期寿险更低;在投资方面,与基金类似,有多种投资账户可供选择,从而实现比定期寿险搭配基金定投更具性价比的效果。
人寿保险的理赔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首先,报案是理赔的第一步,投保人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通知保险公司。接着,确认事故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仅对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进行赔偿。然后,被保险人需准备相关单证并提交给保险公司。如有社保报销,需出示医疗费用报销
人寿保险的理赔流程。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交相关资料。保险公司会进行立案、调查、审核与核赔等步骤。审核通过并结案后,保险公司会通知被保险人领取赔款。在索赔时,被保险人需提供必要单证并注意索赔时效。
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不是直系亲属可以投保,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如劳动单位为员工购买商业补充险, 如就个人寿险合同而言,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之间一般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或近亲属关系以及其他抚养关系。非直系亲属,一般不能作为投保人,因为没有利益损
2000年8月25日,魏女士在平安人寿为自己投保长期寿险,并为其丈夫附加了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险,年缴保费872元,其中包含配偶附加险年缴保费63元。2001年6月28日,魏女士与其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解除了婚姻关系,至今仍单身。由于离异后不再具有保险利益,所订立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