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观方面相似,两罪都属侵财型犯罪,行为人都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2、犯罪主体相同,两罪都为一般主体。
3、客观方面两罪都可以使用威胁手段,都可以对被害人进行精神强制。
4、犯罪客体也有相同之处,两罪都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2、抢劫罪的“威胁”是扬言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都是当场可以实施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一般是扬言将要实施,并不一定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可以当场能够实施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才能实施。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迫使被迫交出财物的时间、地点,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在以后指定的时间、地点交出。
4、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5、抢劫犯罪分子除使用威胁手段外,还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因而往往同时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敲诈勒索罪,不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因而没有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个体户是否适用职务侵占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个体户的财产被侵占通常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而是构成一般的侵占行为,应按照侵占罪的规定追究责任。文章还详细解释了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刘涌是一名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被指控犯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私藏枪支、弹药罪,妨害公务罪,非法经营罪,偷税罪,行贿罪等多项罪名。他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组织了一系列犯罪活动,包括故意伤害、毁坏财物、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在威胁方式、威胁内容、迫使交出财物的时间和地点、占有财物的性质、侵害人身权利的方式以及主观故意等方面存在差异。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