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 > 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强卖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强卖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时间:2025-04-0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2133
强卖行为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强卖的表现为运用一种威胁的方式,强迫别人必须进行购买的情况,一次来获取别人的财务。这种犯罪的行为与抢劫罪有点像。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强迫交易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强迫交易罪、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虽然都使用了暴力或威胁手段,并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但在具体构成要件上存在明显区别。

二、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26条的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行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实际交易事实,且主观上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实施强买强卖来获取或推销商品、接受或提供服务。

然而,在本案中,汤某和高某的主观意图并不是真正贩卖活鸡,而是将出卖活鸡作为诈取钱财的手段。因此,他们的行为并不符合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

三、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都可能使用威胁的方式迫使被害人立即交付财物。然而,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1. 非法取得利益的时间不同:抢劫罪只能在当场非法取得利益,而敲诈勒索罪的非法取得利益可以在罪犯指定或同意的时间。
  2. 威胁的效果不同: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手段旨在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感和压迫感,但并没有达到不能反抗的地步,被害人在决定是否交付财物上还有一定的考虑和选择余地;而抢劫罪中的威胁则是为了使被害人当场受到精神强制,完全丧失反抗意志,除当场交出财物外,没有考虑和选择的余地。

在本案中,汤某和高某要求汪某以每公斤150元的价格购买活鸡,否则威胁他无法在当地经营。虽然被害人受到了威胁并交出了财物,但他仍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和意思自由,即不以高价购买也是可行的。此外,汤某和高某并未实施劫取行为。因此,他们的行为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对他们进行定罪和量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经营者不得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基本权利,包括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等。但自主选择权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的九项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等。这些权利涵盖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各项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真实情况了解、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公平交易、获取赔偿、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以及受尊重权等

  •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商家强迫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法律条款,商家进行强迫交易可能会承担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强迫交易行为包括滥用独占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利用特殊交易方式进行强迫交易等。情节较轻可能会被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

  • 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强卖的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强卖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强迫交易罪、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和构成要件。接着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指出汤某和高某的行为并不符合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而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应当对其进行定罪和量刑。

  • 一、通过恐吓业主承揽工程
  • 学校强制消费的处理途径
  •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