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定防卫过当应当同时具备“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判断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要立足防卫人防卫时所处情境,结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
3、“造成重大损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造成轻伤及以下损害的,不属于重大损害。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总的原则要有利于提倡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对防卫过当行为不能苛求,因为他是在被迫的行为下产生的。在突如其来的侵袭下,被害者通常无法从容地分析判断防卫手段是否适当,防卫人处境一般来说较危险,思想紧张,防卫强度和手段往往不能由防卫人任意选择,再加之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人民利益。
2、从宽处罚原则,刑法规定对防卫过当者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即从宽处罚,有着公正和公利的价值根基,从公正角度看,从宽处罚是由防卫过当行为的本质所决定的。
3、防卫过当的本质是较轻的社会危害性。与正当防卫相比,防卫过当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可不罚;但是与纯粹的犯罪相比,防卫过当的社会危害性属于较轻,防卫过当人无明显的主观恶性,罪过程度相对较浅,且客观上造成的损害是针对不法侵害人,而不法侵害人本身即有过错,因此对防卫过当人不可重罚。
4、另外,从功利角度看,刑法规定正当防卫的目的,是鼓励公民反击和制止不法侵害,而反击和制止不法侵害难免会出现过当,如果从严处罚防卫过当者,无异于束缚公民的手脚,鼓励犯罪,相反,从宽处罚极有利于正当防卫目的的实现。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反抗家暴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防卫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反抗家暴即可视为正当防卫。但需注意,如果防卫行为造成施暴人重伤、死亡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则属于防卫过当,需负刑事责任。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肉体摧残、精神迫害、
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缺陷与完善需求。一方面,现行刑法未将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纳入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范围,导致一些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另一方面,缺乏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规定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有必要完善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
强奸智障女性未遂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强奸未遂的刑事责任有所减轻,具体程度视案情、当事人情况和行为恶劣程度而定。法律对强奸幼女和情节恶劣的强奸行为惩罚更重。同时,正当防卫在特定情况下可免责,但防卫过当需负刑事责任。对强奸智障未遂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