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领取方式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给当事人的。如果没有送达,当事人可以亲自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领取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不同情况,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出具时间如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2、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和领取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根据该条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相应的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同时,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情况,应当保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五条,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在制作后三日内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申请复核、调解和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和期限。当事人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可以查阅、复制、摘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证据材料。但是,如果涉及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复制的证据材料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专用章。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责任,并送达给当事人的文件。除了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车辆的或者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情况外,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详细描述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列举交通事故的证据,并对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明确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说明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的。
诉讼中确定被告对象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包括针对肇事司机、车主和单位的起诉。同时,文章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车主承担垫付责任原则。证据获取方面,强调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重要性,并解释了法院对事故责任认定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出其不属于法定证据,不具有证明效力,且对检、法两院无约束力,易产生误导效应。文章还指出公安机关形成的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已包含其实质内容,无需以证据形式重复移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及相关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形,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期限有所不同。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结果一般具有最终性。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时司机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赔偿责任取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机动车一方有责任,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赔偿比例根据事故责任大小而定,包括全部、主要、同等、次要责任以及无责任的赔偿比例。对于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