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保流动资产所需提供的材料包括:出险通知书、索赔申请书、保险单、损失清单及其所列物品的原始发票或其复印件(加盖财务章)、修理预(决)算书、重置或修理受损财产的原始发票或其复印件、施救费用发票(加盖财务章)。
根据受损标的的性质,提供相应的账册资料。当受损标的为固定资产时,应提供有关月份资产负责表、资产变动表、固定资产明细账、入账凭证;当受损标的为流动资产或递延资产时,应提供有关月份资产负债表、递延资产明细账复印件、仓库保管账、盘点表、出入库单、明细账、入账凭证。
对于第三方提出的索赔,应提供索赔函、与第三方签署的索赔协议(适用于责任险);相关部门出具的伤残证明、死亡证明(发生伤残、死亡时);医疗费单证;权益转让书;诉讼材料(诉讼发生时);法院裁决的受益人证明(造成第三者伤亡时);现场照片(在未进行现场查勘时);根据不同的保险事故提供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气象、检验、海关、港务等)的技术鉴定证明、事故报告书;公估公司出具的损失理算报告(聘请公估公司时);权益转让书及相关追偿文件(损失涉及其他责任方时);开户银行及账号;其他材料。
财产保险需要提供以下资料:投保单,财产清单(厂房,生产设备,办公设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表,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消防验收证明,规划图,房产证及租约,银行抵押资料。保险公司承保前一定要进行验标和风险查勘。请留意投保单及保单上的《特别约定》内容。
企业财产综合保险金额是根据被保险财产的性质确定的。固定资产保险金额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种:按账面原值确定保险金额;按账面原值加成数确定保险金额;按重置重建价值确定保险金额。流动资产保险金额的确定方法有两种:按最近账面余额确定保险金额和按最近1年账面平均余额确定保险金额。专项资产可以按照最近账面余额确定保险金额,也可以按计划数确定保险金额。
对于代保管财产,如果保管人对其负有经济安全责任,可以投保。对于有代保管账登记的财产,可以根据账面反映的价值确定保险金额;对于账上不反映的财产,可以由投保人估价投保。在企业财产保险经营中,保险人必须根据被保险财产的种类,在总的平均费率基础上制定级差费率。
影响企业财产保险级差费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房屋的建筑结构、占用性质、危险种类、安全设施、防火设备等。企业财产保险的现行费率是在考虑上述因素的条件下制订的,分为基本保险费率和附加险费率两部分。基本保险费率分为工业险、仓储险和普通险三类,每类均按占用性质确定不同的级差费率。附加险费率指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特约保险)的费率,一般由各地根据调查资料统计的损失率为基础进行厘定。此外,还有企业财产保险的短期费率,适用于保险期不满1年的业务。对于统保单位或防灾设施良好的投保人,保险人还可以采用优惠费率。
保险合同的主体变更问题,重点关注保险标的所有权转移与合同变更的关系。文章指出保险合同主体变更需经保险人同意并办理批改手续,同时保险合同遵循诚信原则,当事人需如实告知并相互诚实慎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合同才有效。
人身保险的主体范围以及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人身保险对象为自然人,法人不可作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以投保金额为基础,结合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人身保险期限较长,计算保费需考虑利率走势。长期人寿保险具有储蓄性质,涉及提存责任准备金和投资收益。代位求偿权仅在财产
财产保险合同中的告知义务、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险人的赔偿责任、赔付方式以及防灾防损义务。在合同订立时,双方需履行告知义务。保险人有赔偿被保险人实际损失和施救费用的责任,最高赔偿额不超过保险金额。常见的赔付方式包括第一危险赔付等。保险人还应积极进行
《保险法》中财产保险合同解除的五种情况。包括投保人隐瞒事实、谎报保险事故、未履行对保险标的安全责任、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以及投保人申报年龄不真实等情况,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投保人必须尽到应有的义务,否则可能因保险人解除合同而受损。同时,文章还涉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