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院执行笔录是有效的;执行笔录是人民法院执行员、书证员,依照法定执行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及其他司法文书中规定的执行事项,采取强制措施时,将执行人情况详实地记录下来的一种司法文书,由三部分组成:
(1)首部。写明标题,执行的时间(起止年月日时分)、地点(执行当时的具体场所),执行人员、记录员(姓名、职务)、申请人、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职务、工作单位、住址,如系机关、团体、事业、企业单位,注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在场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或职务、单位、住址),执行标的(执行对象),写明被申请人的财产。
(2)笔录内容。记明执行的程序、根据、组织和对象(执行标的物),执行异议,协助执行,妨害执行行为的控制措施;申请执行、移交执行和委托执行的情况;所采取的执行措施;执行程序中的和解;执行中止和终结;执行回转。
(3)尾部。执行人、记录人、在场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零五条 侦查人员应当将问话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或者辩解如实地记录清楚。制作讯问笔录应当使用能够长期保持字迹的材料。
可以的。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宣读。询问笔录作为记载证人所提供的证言,具有法律的严肃性。询问笔录,又称“询问证人笔录”,是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就询问证人、被害人的过程及内容所作的文字记录。询问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法律规定,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制作笔录。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我国关于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的问题。院长一般决定执行法官的回避,但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本人,则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包括是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等情况。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电子数据、书证、鉴定意见、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物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可以证明犯罪事实的证人证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据必
该摘要介绍了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时的笔录格式范本。摘要中包含了会见时间、地点、律师和记录人的信息,以及被会见人的基本情况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形。此外,摘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