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建筑工程法规 > 人防设备施工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

人防设备施工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

时间:2022-04-12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8787
施工合同的违约责任一般是有以下几种:1、支付违约金;2、赔偿损失;3、采取返工等补救措施;4、继续履行合同。违约金的约定可以在合同中直接约定,也可以约定计算方式根据实际损失计算违约金。关于人防设备施工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人防设备施工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

1、一般都是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也可以继续履行合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违约责任可以分为甲方违约以及乙方违约两种情况来看:

(一)施工合同承包方(乙方)的违约责任

(1)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负责无偿修理或返工。由于修理或返工造成逾期交付的,偿付逾期违约金;

(2)工程交付时间不符合规定,按合同中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偿付逾期违约金。

(二)施工合同发包方(甲方)的违约责任

(1)超过合同规定日期验收,按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偿付逾期违约金。

(2)不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款,按银行有关逾期付款办法或“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3)工程未经验收,发包人提前使用或擅自动用,由此而发生的质量或其他问题,由发包人承担责任。

(4)未能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应负的责任,除竣工日期得以顺延外,还应赔偿承包人因此发生的实际损失。

(5)工程中途停建、缓建或由于设计变更以及设计错误造成的返工,应采取措施弥补或减少损失,同时,赔偿承包人由此而造成的停工、窝工、返工、倒运、人员和机械设备调迁、材料的构件积压的实际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九条

二、签订施工合同的注意事项

1、合同漏项。就是必须约定的条款没写,给后期决算带来麻烦,在合同签订前,可以对照公司合同范本,看看里面有哪些合同组成要素;其次,要有一个“连续性”思维方式,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工艺流程为主线思考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合同进行完善,思维是连续的,合同条款应该就不存在太大问题。

2、合同约定条款模糊。一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意思,决算时双方均按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理解,是扯皮的导火索,应杜绝。

3、生搬硬套合同范本,有悖合同签订初衷。为了省事,生搬硬套合同范本,也不考虑合同的可执行性和项目管理模式,结果不但起不到合同指导施工的目的,反而阻碍了施工生产。合同签订的前提是方便现场管理、指导现场施工,在这个大前提下再来明确经济条款;否则,可能因合同签订不合理增加管理、施工、监控难度,间接增加项目成本。

4、签字手续不完善。为图省事,签字的时候仅在最后一页的甲方或乙方上签字了事,孰不知合同的重要条款一般都不在最后一页;有些合作方最后扯皮在打官司的时候法院按照同情弱势群体,合同双方均有知情权的条款执行,很容易吃亏。切记合同每页都要双方签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卖房违约的处理方式和申请强制执行程序。当卖房违约时,可要求对方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会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出具执行裁定书并前往被执行人处进行强制执行。关于卖房违约金的上限,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按照房

  • 逾期交房违约责任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逾期交房违约责任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问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不同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违约条款,逾期交房违约金的诉讼时效计算有所不同。如合同约定固定比例的违约金,诉讼时效应从约定的交房

  • 债务人车辆被开走欠债可报警吗?

    债务人的车辆被债权人开走的相关法律问题。债务人有权报警,但债权人无权自行开走车辆。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另外,借款合同中若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违约金,出借人可以主张合同违约金;若无约定,可要求赔偿实

  • 违约责任的规定
  •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纠纷责任认定
  • 租房交了钱后来不想租了可以退钱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