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年休假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后享受的带薪休假。而春节放假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不能用春节放假来替代职工应享有的年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单位应保障职工享受年休假,并规定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应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其中,春节放假为3天,但这些节日的放假并不能替代职工的年休假。
年休假是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程度而规定的带薪连续休假。我国的法定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节日。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5天年休假;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10天年休假;满20年以上的,享受15天年休假。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范围内。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补偿金与辞退原因的关系。无论是自辞还是被辞,关键都在于辞退的原因。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1种情形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12种情形。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其中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公休,2012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日 (星期一),即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2012年1月1日(
1、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即无论种族,无论男女,无论年龄国籍等一系列的属性全国所有人均能享受假期的节假日,全名节假日有新年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根据以上规定,法定节假日没上班时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
中秋遇上国庆,如果劳动者正常休假的,则单位应按照日常的工资水平来发工资;如果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内加班的,则至少按日常工资的三倍来发;如果在其他休息日加班且没有补休的,则至少按日常工资的二倍来发。(一)新年,放假1天;(二)春节,放假3天;(四)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