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年休假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后享受的带薪休假。而春节放假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不能用春节放假来替代职工应享有的年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单位应保障职工享受年休假,并规定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应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其中,春节放假为3天,但这些节日的放假并不能替代职工的年休假。
年休假是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程度而规定的带薪连续休假。我国的法定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节日。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5天年休假;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10天年休假;满20年以上的,享受15天年休假。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范围内。
社会保险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追究期限为违法行为发生或持续后的特定时间段,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主要分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九种情形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十二种情形,涵盖了多种可能的情况,包括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等情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以及单位对停工留薪期的异议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停工留薪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超过延长期限。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享有原福利待遇和工伤医疗待遇等权益。单位对停工留薪期有异议可申请鉴定。经仲裁委员会调解,
201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其中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公休,2012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公休调至1月2日 (星期一),即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2012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