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会法》第二十条规定,工会有权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当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时。如果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如果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对仲裁裁决不服,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工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并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这暗示着工会可以资助劳动者诉讼,或代理劳动者进行诉讼,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根据《工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工会对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提请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予以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意味着工会可以选择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根据《工会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果有人违反法律规定,侵占工会经费和财产并拒不返还,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并赔偿损失。这两条规定涉及到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种方式。当侵权行为人是国家机关时,工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当侵权行为人不是国家机关时,工会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通过对《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工会法》明确赋予了工会诉讼权利,为工会组织和劳动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一立法举措弥补了1992年《工会法》的不足,为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劳动纠纷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解决途径。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诉讼权利的规定。工会被赋予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权利,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提请仲裁或诉讼。同时,当职工认为权益受侵犯时,工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工会还可通过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返还工会经费和财产。新《工会法》为工会和劳动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以及单位对停工留薪期的异议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停工留薪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超过延长期限。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享有原福利待遇和工伤医疗待遇等权益。单位对停工留薪期有异议可申请鉴定。经仲裁委员会调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并没有失效,反而在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会议上进行了修正。修正的内容包括修改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
如果公司工会组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且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允许其凭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上级工会批准成立的批文和其他开户资料,以工会组织的实名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经费专用,以下的所须资料,当然各地的人民银行要求不太一样,有的市级法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