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用期裁员该由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计算赔偿金后补偿,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需要看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辞退的。
1、试用期员工是否“失职”
虽然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但不代表保护恶意失职的劳动者,如果试用期人员在试用期间对公司造成刻意的损失,那么不但不能有经济补偿,事态严重的话,可能还会遭到相应的处罚。
2、试用期员工自动辞职
在使用期间,有些人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或者说还有更好的工作单位等着自己,于是自动离职,那么就完全没有经济补偿的可能,并且自动辞职前半个月必须提出辞职申请。
3、试用期用人单位逼迫辞职
如果说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用一些恶劣的手法,逼迫员工辞职,那么掌握一定证据便可以申请经济赔偿。
中国劳动合同到期后裁员的经济补偿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在合同到期后获得经济补偿。裁员程序包括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员方案等。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用人单位在裁员时需支付经济补偿。
被公司裁员的员工能获得的补偿。补偿标准依据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如果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需裁员,应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裁员时,劳动者应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何递交辞职报告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选择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辞职报告。书面报告可以交给人事部门或通过快递邮寄给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而口头或信息方式需确保对方能够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