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合同的条款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该合同可以被视为无效合同,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为无效:
(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 显失公平的无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格式条款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该条款无效:免除一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这种明显免除自己责任或明显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免责条款,造成了当事人事实上的诉讼地位偏差和不平等,即显失公平,必须确认其无效。
2. 以各种方式、手段订立的免责条款,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恶意串通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订立合同中设立的免责条款,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均属无效。
3. 未提醒对方当事人的无效免责条款。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目的,设立一些免除自身责任的条款,但在签约时既不向对方当事人提醒,也不作出任何说明,导致对方当事人要么懵懂签约,要么被迫接受其条款,这是不公平的。因此,民法典要求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提醒合同中关于免除自身责任的条款,并对该条款进行详细说明,经对方当事人认可后方能生效。
4.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法律对人身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给予特殊保护,从整体社会利益考虑,如果允许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身伤害的责任,就等于纵容当事人利用合同这种形式合法地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这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相违背。在实践中,这种免责条款也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因此,必须予以禁止。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第2款的规定,担保合同无效后,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合同中所载明的担保责任。但是,有关过错当事人根据相应过错要承担民事责任,具体情况如下:
(1) 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如果债权人没有过错,担保人和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债权人和担保人都有过错,担保人的责任限额是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1/2。
(2) 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如果担保人没有过错,则担保人免责;如果担保人有过错,担保人的责任限额是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1/3。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指出应根据情况按照阳合同或阴合同履行。同时明确了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房产中介需承担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无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保函的概念及其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介绍了安*信的作用和性质,以及备用信用证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信用证的特点和用途。备用信用证是担保人向贷款人开立的间接担保方式,用于规避某些法律限制。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备用信用证的国际规则。
保证担保的法律特征,包括属于人的担保范畴、保证人是第三人、保证债权不具有优先受偿权、设立程序简便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最后,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注意事项也值得注意,包括保证方式的约定和
无效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情形。无效合同引起的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追诉时效适用于刑事案件。合同无效纠纷的起诉时效为三年。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和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格式条款和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