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在讯问被告人时,应当确认被告人的身份。
公诉人应当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以确定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存在,并确认这些犯罪事实是否由被告人所实施。
公诉人应当了解犯罪行为的具体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结果,以及被告人在犯罪后的表现等相关情况。
公诉人需确定犯罪集团或其他共同犯罪案件中参与犯罪的人员的各自地位和应负的责任。
公诉人应当调查被告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其行为是否存在故意或过失,并了解其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公诉人需确定是否存在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并考虑是否存在法定的从重或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公诉人应当了解犯罪对象、作案工具的主要特征,以及与犯罪有关的财物的来源、数量以及去向。
如果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全部或部分否认,公诉人应当评估否认的根据和理由是否成立。
公诉人还应当调查与定罪、量刑有关的其他事实。
公诉人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人民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代表。
公诉人应当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进一步阐述公诉机关的指控意见。
公诉人应当通过举证、质证和辩论等方式,使合议庭确认公诉机关对被告人的指控。
公诉人的职责还包括依法宣判被告人有罪并处以相应的刑罚。
公诉人还肩负着监督法庭审理案件有无违反法律规定的重要职责。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能否使被告人认罪伏法,实现公诉的法律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公诉人,必须具备“正、准、稳”三个基本的素质要求。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其中符合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申请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情形以及特定健康原因等。同时,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能会
法院开庭审判的决定及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给被告人、告知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通知相关当事人和证人、通知人民检察院开庭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以及公告开庭信息等。所有准备工作应以文字形式记录并附在案卷中,由相关人员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涉及受理费、申请费,具体费用标准根据案件性质和涉及的财产情况而定。诉讼费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证据清单,包括各诉讼主体的身份事项和相互关系证据、驾照及年审情况、事故经过及责任划分情况、治疗鉴定情况以及与赔偿有关的相关证据。不同组别的证据清单分别详细列出了各类证据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对于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