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 > 物权法地役权有哪些重点

物权法地役权有哪些重点

时间:2024-04-0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89
物权法地役权有哪些重点

物权法第156一169条规定的地役权

地役权的定义和相邻关系

地役权是指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其中,为其便利而使用他人土地之地,称需役地,为了该土地便利而供其使用的土地,称供役地。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因给对方提供必要便利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地役权的设立和合同要求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地役权合同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并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期限、费用及其支付方式、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

地役权的登记和效力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可以要求登记机构进行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的地役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地役权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九条,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土地,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地役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供役地,尽量减少对供役地权利人物权的限制。

地役权的期限和转让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或抵押,但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或抵押时,地役权可以一并转让或转让。

地役权的解除和登记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地役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滥用地役权,或在合理期限内经两次催告未支付费用,供役地权利人有权解除地役权合同,地役权消灭。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变更、转让或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结语

物权法第156一169条规定了地役权的相关内容,地役权在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地役权的权利和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权属争议及解决方法

    土地权属争议的定义及其分类,包括国有用地与农民集体之间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多类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三级权属争议调处平台和联动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争议调处工作的前期预防和排查,并注重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等措施来解决土地权属争议。

  • 我国《物权法》中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和联系

    一方行使使用权或所有权时,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包括土地和地上的建筑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地役权受到损害之后,受害人可以直接提起地役权受损害的请求之诉。相邻关系的产生一般都是无偿的,而地役权的设立一般都是有偿

  • 我国《物权法》中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和联系

    要重点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

  • 地役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地役权是对他人所有或者使用的土地加以利用的用益物权,因此权利主体既可以是土地所有人,也可以是土地的使用人。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地役权是以用益物权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使用权人不同而所有权人一致的两块土地上仍有设立地役权的必要。我国法律规定,地役权人对

  • 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吗
  • 地役权制度的内容包括什么
  • 地役权纠纷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