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在老家也就是农村的出现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自己的地种了有很久了,可是有人说这块地是他的,这个时候情况怎么样处理,可以到哪些地方解决呢,土地纠纷在法律上的概念是怎么样的呢。手心律师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土地纠纷的解决途径
协商解决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人民政府的处理。
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土地纠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土地纠纷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司法救济
如果当事人对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寻求司法救济。
土地纠纷的特征
土地纠纷是指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它具有以下特征:- 主体的多样性:土地所有权的争议一般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使用权的争议则是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也有发生在国家或集体和个人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 客体的特定性: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所有、由谁来行使的问题。- 情况复杂、年代久远、查证难度大以及政策性强等特性。- 有特定的解决程序。
土地纠纷的原因
土地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 相邻单位或个人之间权属界线不清。- 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 用地手续不完备。- 有关补偿、安置等措施未落实。- 国家政策体制变动。- 土地租赁、借用或重复征用、划拨等引起土地权属紊乱。- 农田基本建设造成的土地原有状况的改变和地界变更而又无原始记载,以及其他历史原因遗留问题等。
土地纠纷的分类
根据争议的内容,土地纠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无书面土地流转合同的纠纷案件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签订书面合同。然而,实际中很少有书面合同,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口头约定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要求收回土地就涉及到口头约定的认定问题。
土地流转未报备案的纠纷案件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的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然而,由于农村土地承包人法律知识相对欠缺,往往未报备案。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土地流转合同无效的纠纷案件。
土地互换期限约定不明的纠纷案件
在土地流转纠纷中,如果土地流转未约定期限,根据流转方式的不同,对具体合同期限的认定也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承包土地采取转包、出租或代耕方式流转未约定流转期限的,可以参照《合同法》的规定处理。然而,对于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未约定流转期限的情况,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