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通常是其父母。然而,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法行使监护权,那么根据顺序,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第二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法行使监护权,那么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 祖父母、外祖父母;
- 兄、姐;
- 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需要经过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的同意。
老年人的第一监护人是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的,通常是其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按照顺序担任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可以成为老人的监护人,但是需要经过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的同意。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总则》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是其父母,父母离婚的,不影响其监护人身份,所以不抚养子女的一方仍然是子女的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