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逃离部队罪既遂的性质和情节,对犯罪行为的刑罚进行如下规定:
(1) 构成逃离部队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如果行为人在战时构成本罪既遂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逃离部队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是逃离部队的行为,并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逃离部队罪的罪量要素是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的定义参照《立案标准》的规定,包括以下情形:
(1) 逃离部队持续时间达三个月以上或累计时间达六个月以上。
(2) 担负重要职责的人员逃离部队。
(3) 策动三人以上或胁迫他人逃离部队。
(4) 在执行重要任务期间逃离部队。
(5) 其他具有情节严重行为的情形。
逃离部队罪是指违反兵役法规,严重情节下逃离部队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行为人构成逃离部队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该罪的主体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以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中国
逃离部队罪是指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2、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并且情节严重;3、主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等特殊主体;4、主观上为故意。根据《中华人民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认定战时临阵脱逃罪时,关键要注意其与逃离部队罪的界限。战时临阵脱逃罪的主观目的是逃避履行战场职责,而逃离部队
逃离部队罪是指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