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受贿数额需达到三万元以上才能立案。然而,如果具备法定情形,一万元以上即可立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定情形包括:
如果行为人多次主动索取贿赂,即使贿赂数额未达到三万元,也可以立案。
如果行为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即使贿赂数额未达到三万元,也可以立案。
如果行为人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即使贿赂数额未达到三万元,也可以立案。
受贿罪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
(1)主动索贿:行为人主动索取贿赂,只要接受他人财物即视为既遂。
(2)被动受贿:行为人被动接受他人财物,并允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即视为既遂。
(3)斡旋受贿:行为人允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即视为既遂。
如果行为人收受贿赂后将财物转赠他人或捐赠公益事业,属于犯罪后对财物的处分行为,不影响受贿成立。
如果行为人收取财物后,并未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也不影响受贿罪既遂的成立。
然而,如果行为人已经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了利益,但因其他原因尚未收受贿赂,仍然认定为受贿罪未遂。
xx市交通局:对于原xx市交通局xx运管站站长吴xx受贿案件的检察建议
xx市交通局吴xx受贿案件所反映出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和法制教育不到位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检察建议,包括完善执法监督制度和加强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等措施,以预防犯罪,维护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
贪污受贿罪涉案款全交是否能减刑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如能全部上交赃款,可以依法获得减刑。但减刑幅度需视犯罪情节而定。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可能判处死刑,但如有自首、退赃等情节,可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贪污罪既遂和未遂的认定标
贪污受贿罪的减刑条件和限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贪污受贿罪犯若在执行刑罚期间表现良好,如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等,可获得减刑机会。特别是那些能够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有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舍己
终身监禁的定义、特点、适用条件及执行规定。终身监禁适用于贪污、受贿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不得减刑或假释。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措施,如如实供述罪行、真诚悔罪等可以从轻处罚。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后将刑期减为无期徒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