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破产宣告 > 买到烂尾楼开发商破产了如何处理

买到烂尾楼开发商破产了如何处理

时间:2022-08-0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5862
购房者购买的房屋成为烂尾楼后,开发商破产的,购房者应当及时向开发商申报债权,提交申请书,并且提交有关的证据,但能获利多少赔偿,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关于买到烂尾楼开发商破产了如何处理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买到烂尾楼开发商破产了如何处理

1、购房者购买的房屋成为烂尾楼后,开发商破产的,购房者应当及时向开发商申报债权,提交申请书,并且提交有关的证据,但能获利多少赔偿,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四十九条 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当书面说明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并提交有关证据。申报的债权是连带债权的,应当说明。

二、烂尾楼重新开盘能买吗

1、烂尾楼重新开盘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购买的。假如是因为土质问题而导致开发商无法继续盖房,那就不要买。假如是因为经济原因而导致开发商无法继续盖房,那么就可以购买。

2、因为已经被开发的烂尾楼一般处于地段好的地方,虽然开发商跑了,但是楼盘还在,政府也不会允许这种影响形象的建筑物存在,所以政府会让其他的开发商公司继续建筑烂尾楼,只要有开发商愿意继续开盘销售,就代表这个楼盘是有盈利的,未来的发展也是美好的,所以适合购买。

3、想要购买烂尾楼的买房人,在购买之前只要检查了这个开发商的销售许可证和预售许可证,还有楼盘销售价格以及房屋质量没有问题的话即可购买。

4、烂尾楼的价格一般会比其他楼盘的价格更加便宜,所以适合经济紧张的买房人购买。

三、个人无力偿还烂尾债务怎么处理

1、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典》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

2、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3、私人之间的借款要慎重。借钱给人,必须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就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通有无、如果数额较大的话,除立借据外,也要尽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担保或以一定财产作抵押,这样就可减少风险。

购房者购买的房屋成为烂尾楼后,开发商破产的,购房者应当及时向开发商申报债权,提交申请书,并且提交有关的证据,但能获利多少赔偿,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债权债务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破产后的劳动关系是否存在

    企业破产后劳动关系的存在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后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因此劳动关系也仍然存在,直到企业法人资格注销为止。文章还介绍了破产程序的终结和管理人的职责。

  • 公司破产清算是否需要认缴全部到位

    公司破产清算时是否需要认缴全部到位的问题。依据企业破产法,破产清算时会审查股东出资是否到位,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出资人需缴纳认缴的出资。同时,破产债权人的权利包括申请启动破产程序、参与债权人会议、提供证据等。在实践中,债权人还可以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

  •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后的还款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后的还款责任。在宣布破产后,债务将根据优先顺序以公司剩余财产清偿。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债权、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职工债权优先清偿,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

  • 商品买卖合同开发商的解除权适用条件有哪些

    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卖方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买方购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买房人有权解除合同。司法实践中,开发商坚持要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情况很少见,大多数都是在房子质量都已经有问题,甚至于是烂尾楼的情况下,开发商都不同意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不

  •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买烂尾楼可以停贷吗
  • 烂尾楼致业主停贷断供怎么办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买到烂尾楼能停贷吗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