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的规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既遂的刑罚如下:
该罪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根据该条款的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可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者,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情节严重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其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具有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
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
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
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
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线索,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或在接受案件线索后60日内不予书面答复,或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向申请执行人释明。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其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确认犯罪是否既遂以是否具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合同诈骗罪也存在未遂形态,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根本标志是行为人是否实际获得对方当事人财物。若行为人已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并造成被骗人错误认识,则为既遂
毒品运输途中的犯罪行为在刑法中的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毒品在运输途中的哪个阶段,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属于犯罪行为,并需追究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犯罪行为的处罚规定,包括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
滥用职权罪和徇私舞弊罪的性质和刑罚。滥用职权罪是刑事犯罪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滥用职权导致重大损失,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徇私舞弊罪同样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相应处罚。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法律进行具体
投毒送医院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和规定,犯罪中止需满足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条件。投毒送医院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因此不构成犯罪中止,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