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 > 离婚时应如何分配产权证上只有一方名字的财产

离婚时应如何分配产权证上只有一方名字的财产

时间:2022-09-2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8430
离婚时房产证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的,但如果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只写一方的名字,那么也需要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如果属于个人财产,那么不需要分割。关于离婚时应如何分配产权证上只有一方名字的财产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离婚时应如何分配产权证上只有一方名字的财产

1、离婚时应按如下方式分配产权证上只有一方名字的财产:如果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只写一方的名字,那么也需要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如果属于个人财产,那么不需要分割。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房产证是夫妻双方名字离婚怎么办

1、在结婚之后,双方当事人一起出钱购买了房产,然后取得房屋的房产证,在这个情况下,房产应该怎样分割呢?首先,从房屋产权的角度来看,不管房产证上面,写的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两个人的名字,这个房子都是属于两个人共同拥有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要进行房产的分割,可以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值,去计算房屋的价值。在这种情况里面,如果是属于贷款买房的性质,还要对贷款部分进行处理。

2、在结婚之前由夫妻当中的一方自己出资购买房产,也就是说房屋的首付,是由一方当事人交的,在结婚之后,用属于两个人的共有财产,对房屋进行还贷,房屋的产权登记只登记了付首付一方的名字,这个情况下,如果双方要离婚,关于房子的分割问题可以按照双方协商的方法去处理。如果经过协商不能够处理,要经过人民法院去判决处理的,法院可以将房产判决给产权登记证的一方名下,属于房子的贷款部分也同样规产权登记人一方,属于这一当事人的自己的债务。在婚姻期间,一起偿还房子贷款的部分,由产权登记人一方,补偿给另一方当事人。这这种情况里面的共同还贷部分,如果当事人可以由证据去证明,还贷的部分是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不是用共同财产来进行偿还贷款。这里的共同还贷部分就不会按照共有财产还贷来处理,这种情况是有点复杂的。如果夫妻之间,关于房产的问题是有书面的约定,这时候会按照两个人约定的内容再做处理。

3、在结婚之前,夫妻当中国的一方,用自己的财产全款购买了房子,同时也拿到了房屋的产权登记证,这种情况发生离婚的话,房产的所有人仍然是购买房屋的一方,另一方当事人是没有房屋的分割权利的。

离婚时房产证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的,但如果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只写一方的名字,那么也需要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科研用地的抵押权问题

    科研用地抵押权问题。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限制了科研用地的抵押,一般不得抵押。但存在例外情况,如科教用地中的非公益设施财产可以设定抵押权。科研用地的使用年限根据不同用途而定,最高年限可为。摘要关注点在法律法规的限制与例外上,并结合了科研用地的定义和使用

  •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土地,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原则上不能买卖和出让。但在符合规划和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例外处理。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需符合一定条件,且需经政府审核批准。涉及占用农用地还需办理审批手

  • 使用年限

    商业配套和办公用地的使用年限缩水问题,指出相比于住宅用地,其使用年限严重缩水。文章还阐述了产权时间、土地所有权和房屋产权的区分,以及商住住宅存在的风险,如交易税费、按揭方式、日常生活成本、设计标准和落户问题等。同时,商住住宅也有保值性较好的优点。

  • 注册公司办公场所要求及选择

    注册公司办公场所的要求和选择。办公场所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产权证明、用途等要求。在选择办公场所时,应注意避免选择不符合规定的建筑物,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住所证明提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住宅楼改为经营性用房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 离婚房产去名字费用的相关法律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