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科研用地不得抵押。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也可以设定抵押权。
然而,《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项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如果抵押人未按照规定一并抵押,未抵押的财产将视为一并抵押。
此外,《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第三项也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
然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以外的财产为自身债务设定抵押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
科研用地是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科研、勘测、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用途的用地,属于建设用地中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教育科研用地A3,包括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小学、科研事业单位等用地,以及为学校配建的独立地段的学生生活用地。具体包括高等院校用地A31、中等专业学校用地A32、中小学用地A33、特殊教育用地A34、科研用地A35。科教用地包括教育用地和科研用地,这些用地在实际公开出让过程中通常以科教用地名称出现。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根据不同用途而定。居住用地的最高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的年限也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40年,仓储用地为5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为50年。因此,科教用地的使用年限也是50年。
科研用地抵押权问题。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限制了科研用地的抵押,一般不得抵押。但存在例外情况,如科教用地中的非公益设施财产可以设定抵押权。科研用地的使用年限根据不同用途而定,最高年限可为。摘要关注点在法律法规的限制与例外上,并结合了科研用地的定义和使用
债权人行使别除权的条件。别除权产生于破产宣告前已形成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并需已设定抵押权或担保权,客体限于特定财产。债权人应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至清算组制定破产分配方案之前行使别除权。别除权的性质是基于担保物权对特定财产行使,其责任仅限于担保物,对
房地产抵押的法律程序,包括设定抵押权的条件、签订抵押合同以及优先受偿权等。房地产抵押双方即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需签订书面合同。需注意,签订抵押合同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房屋抵押人享有对抵押房屋的权利,并需履行妥善保养和维护的义务。
抵押合同的抵押权与抵押登记的关系。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合同生效之日起生效,但未登记无法对抗善意第三方。特定财产的抵押需登记后才能设定抵押权,包括房屋建筑、土地使用权、海洋使用权及正在兴建的建筑物等。同时,抵押权中的第三人指的是涉及同一财产债权债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