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除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外,各地方在审批外资企业时,还应注意以下程序: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满足以下资本要求:
外资企业的会计账簿必须设在企业所在地,进行独立核算,并按规定向地方财政和有关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各地方工商、财政、税务部门应加强对外资企业的财务监督检查,防止外资企业用各种方式进行价格转移。
外资企业的中方职工的工资、生活福利、社会保险待遇,应在劳动合同中订明,并向劳动管理部门备案。
外国投资者向拟设立企业的所在地的对外经济贸易部门送交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章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审批,并发放批准证书。地方审批机构应在三十日内将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的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章程以及审批机构的批准文件送对外经济贸易部备案。
对外经济贸易部在收到备案文件后,如发现地方批准成立的外资企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否决权,但必须在三十日内通知有关地方,逾期则否决权失效。批准证书由对外经济贸易部统一负印制。
外资企业报送的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明确项目的出资进度,主管部门监督投资者按时出资。
凡经地方批准举办的外资企业,当地政府必须保证供应水、电、气、能源、交通运输等生产经营条件,并依法保证外资企业进行自主经营,不准随意干预。
审批外资企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涉及国民经济各主要方面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注意调查研究,认真作好审查把关工作。
本通知已经国务院批准,由各地区、各部门内部掌握执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正式公布实施之日起即自动失效。
私营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流程以及内资公司转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操作步骤。改制流程包括制订改制方案、职工大会决议等步骤。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则需要股东会决议、签订意向书、项目建议书审批等步骤。最终领取相应的营业执照。
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定义的其他组织的范围,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形式,以及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法人的分支机构等。此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乡镇企业和街道企业
外资企业设立申请的程序和具体要求的文件内容。申请程序包括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章程等文件的提交,以及涉及的法律证明和资信证明文件的准备。此外,还包括与地方政府沟通获得支持的书面答复,以及外资企业设立后需要进口的物资清单等。申请程序要求文件语言、外国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其中涉及内外资股东股权转让的同意权、外资股权转让的核准和工商变更登记、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及其条件限制、外国投资者出资未到位的股权质押及其转让的限制,以及外资股权部分转让后不得导致外资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