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此罪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法律依据:《刑法》
1、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2、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一百吨以上的;
3、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4、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5、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6、造成生态环境特别严重损害的;
7、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多人以上的;
8、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
9、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10、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11、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十二)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
12、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污染环境罪的判刑标准是要根据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确定的,而且大多数的环境污染行为给大自然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可逆转的,受环境污染,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受害人可以要求环境污染者的主要责任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及其相关问题。当事人签字后,决定书即视为有效,不执行将面临强制执行。对于决定书存在的错误,如编号、字迹、日期等错误,需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相对人;处罚种类和幅度有问题需重新履行告知程序;适用法律错误和事实错误需撤销决定书并重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