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已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
在确认公司股权时,不能简单地依赖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资料等文件,而应充分考虑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一般来说,实际出资的人即拥有最终的股权。
2、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他股东中,半数以上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如果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中半数以上的同意,要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在股东名册或公司章程中记录,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法院将不予支持。换句话说,如果其他股东明知隐名股东的存在,即默认同意隐名股东持有股权,因此应确认隐名股东的股权。
3、公司一直承认隐名股东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
这是确认隐名股东股权的实质性条件,需要特别注意。
4、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对于隐名股东来说,只要已经实际出资,就可以要求公司确认其股权。只要经过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并得到原显名股东的同意和协助,就可以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成为显名股东。
新三板股权销售的合法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新三板股权销售需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只有公司大股东有权进行,且必须符合合法挂牌销售的条件。未达到条件进行销售将构成违法行为,可能面临刑罚和罚金。因此,确保新三板股权销售的合法性至关重要。
隐名股东协议的各种无效情形。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间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对外公示方面,隐名股东要变更股东身份并对外公示,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合同效力方面,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间的
认缴制下抽逃出资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如果在公司成立后将出资抽逃,且抽逃数额巨大,将构成抽逃出资罪。对于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行为,法律将予以处罚。文章还介绍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条件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类型。
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问题。对于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间的股权行使和利润分配,应依据双方约定及真实意思表示处理纠纷。在显名股东无权处分股权时,第三人若善意取得股权,实际出资人不能主张处分行为无效。但如第三人明知显名股东非真实股权人,实际出资人可主张处分行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