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赠与房屋问题中,若赠与人(包括遗赠)明确指定离婚中一方个人获得赠与的房屋,不论该房屋是婚前获得还是婚后获得,该房产均属于个人财产。
赠与房产问题主要涉及离婚当事人的父母所赠与的房产。当事人在婚前,若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提供资金,该资金应被认定为对子女的个人赠与,但排除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情况。当事人在婚后,若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提供资金,该资金应被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排除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情况。
在结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的情况容易引发分歧。在办案中,我们遇到的情况是一方父母出资购房,原本出资父母将房屋赠与给夫妻双方,但在离婚时,出资父母却改变说法,称房屋是赠与给自己儿女一方的。由于当初赠送现金时往往没有办理书面赠与手续,因此非出资方无法提供证据证明房屋当初是赠与给夫妻双方的。相反,对方却可以让自己的父母提供证据证明与当初相反的情况。根据当初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应将该房屋认定为赠与给夫妻双方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出资方当事人单方向父母出具的借条,在判决离婚时如何处理?或许当初就是赠与夫妻双方的,只是在出现离婚想法后,父母和子女补办的借款书面手续。对于这样的借条,个人认为由于是单方出具,更有可能是后来补办的,而非当时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不应认可该借款的存在。(目前法院对夫妻双方不一致认可且没有充分有效证据证明的债务,在离婚案件中不予处理,建议另案解决,原因是离婚案件不可能涉及第三人。)
在婚前双方父母赠送资金购房的情况中,若购房合同或房屋产权证上只有一方的名字,与按揭购房的第三种情况相同,需由无名字的一方提供证据证明其父母出资的事实。若证明了出资事实,该房屋应被认定为共有财产,但按出资比例享有共有份额。
在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需要离婚时,涉及到许多问题的处理,其中包括对离婚财产性质的确认。在财产分割时,需要确认离婚财产的性质。
夫妻离异后房产的分割方式。婚前房产的分割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涉及婚前个人财产购房、父母资助购房等情形,离婚时房产归属和补偿方式有法可依。婚后房产的分割则依据婚后双方父母资助购房、按揭购房等情形进行分割,同时需要注意保留个人财产的证据。
夫妻离婚案中婚前购房归属问题。法院认为,男方婚前购买的房产虽在婚后办理房产证,但仍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依据婚姻法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不因婚姻关系延续而转化为共同财产,除非另有约定。
离婚房产归属问题,包括婚前和婚后购房的不同情况和归属原则。对于一方婚前支付首付购房、婚后共同还贷的情况,房产归登记一方;一方全额出资购房的情况,房产归该方个人所有。同时,涉及父母出资购房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割。离婚房产分割时,需要依据法律处
二婚婚前买房一方去世后财产分割的问题。根据继承法,婚前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婚前个人房产的分割需考虑不同情况,如共同偿还贷款等。在离婚时,共同财产可协商或根据法院判决分配,而房屋产权以物权登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