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奖金是一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来要求支付:
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是各地的执法力度可能不一致。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劳动关系解除是因为拖欠工资,劳动者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这种方式除了可以要求支付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和双倍工资等,一般都能最终解决。不过,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一定的程序,建议找专业人士指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或者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当遭遇恶意拖欠款时,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律师代为追讨货款,但是未经代理律师同意,不得擅自撤回委托。
如果当事人擅自撤回委托,应该赔偿代理律师为追讨货款实际支付的费用以及期待的利益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代理律师在当地合作代理律师事务所或追债机构实际支出的费用。
代理律师可以通过电话追讨、函件追讨、出具代理律师函、诉讼、仲裁等方式帮助当事人追讨货款。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标的额的大小、证据的完善程度和货款的拖欠时间。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追讨货款,当事人应积极配合代理律师的工作。
当事人应在代理律师的指导下,收集、整理涉案证据,以便在追讨货款过程中使用。
一般情况下,拖欠劳动工资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构成犯罪:
1. 雇主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 雇主本来有能力支付劳动者报酬却不支付,并且劳动报酬数额较大;
3.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劳动报酬后,雇主仍不支付。
在天津市,恶意拖欠工资总额达到5万元即为“数额较大”。
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向当地人力社保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反映被拖欠工资的具体情况;
2. 提供能够证实用人单位转移、隐匿财产或有能力支付工资的线索和材料;
3. 积极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调查取证工作;
4. 当人力社保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下发法律文书责令雇主支付劳动报酬后,若雇主在指定期限内仍不支付,将案件移送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拖欠工资是指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不按期或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因此,用人单位应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当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时,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农民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如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我国法律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加付五成以上赔偿金的详细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并加付赔偿金。拖欠工资的时间限制为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超出此期限即构成拖欠工资。用人单位如因生产经
劳动者在工作四天后辞职,老板不发工资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投诉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包括基础工资和非基础工资等,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此外,工资条一般包含月收入、扣款等内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