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危险犯的标准是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行为,并构成足以发生严重后果的危险状态,而不以严重后果的发生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危险犯是指以危害行为具有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客观危险状态,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具体危险犯是以造成某种犯罪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
具体危险犯是一种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判断的犯罪。例如,在破坏交通工具案件中,需要根据行为人的破坏手段、交通工具被破坏的部位和程度等具体案件事实来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灭的危险。如果存在这种危险,就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既遂。
如果行为人基于破坏交通工具的目的实施破坏行为,但由于手段错误或对象错一误,没有造成这种危险,那么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未遂。如果行为人间接故意破坏交通工具尚未造成这种危险,那么属于一般破坏行为,不构成本罪。有学者认为,在具体危险犯中,若无具体危险的产生,则犯罪不成立。例如,在中国刑法中的破坏交通工具罪,如果认定无发生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灭危险的可能,行为人的行为就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当然也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未遂。
结果犯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要求不仅有犯罪行为,还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如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不齐备。结果犯的结果是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具体危害结果,与犯罪的性质相一致。常见的结果犯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例如,故意杀人罪的犯罪结果是他人死亡。如果发生了死亡结果,就是犯罪既遂;如果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死亡结果,就是犯罪未遂。
行为犯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的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行为犯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然而,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需要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犯罪行为,就视为犯罪的完成,构成了犯罪的既遂。常见的行为犯包括强奸罪、奸淫幼女罪、脱逃罪、诬告陷害罪等。
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这类犯罪不是以造成物质性和有形的犯罪结果为标准,而是以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的具备为标志。
举动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构成既遂的犯罪。
对于具体危险犯,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犯罪是否成立。嫌疑人的行为是否会造成某种危害后果的危险,需要具体案件事实来判断。如果存在这种危险,就构成具体危险犯;否则,就属于无效。既遂的判断并不以实际后果的发生为准则。
确定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依据各共同犯罪行为中的效果、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来评判。对于难以区分的共同实施犯,可以不作主从犯区分,只在量刑上体现其作用。确定主从犯的标准是根据各共同犯在犯意构成和实施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区分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包括一系列行为,包括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人实施卧轨自杀未遂并破坏了社会秩序,就可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罪并受到法律的处罚。
生产伪造罪未遂的严重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犯罪情节不同,处罚也不同。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随着金额的增加,刑罚也会相应加重,最高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能面临罚金或财产没收。
顾某因涉及抢劫、强奸、绑架和勒索罪被湖北省某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顾某因生活拮据产生犯罪念头,先后对多名单身女子实施犯罪行为,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法律解读部分详细阐述了顾某所犯罪行的法律定义和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