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的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药品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假药。需要注意的是,药品专指人用药品,销售假药、假兽药不属于此范围,而是属于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的范围。
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故意内容包括:
一是行为人明知销售的是假药并且其销售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
二是行为人对可能造成的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即本罪只能是间接故意。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行为人积极追求这种危害不特定人体健康的结果的发生,将构成其他更为严重性质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销售假药的犯罪分子是出于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但是法律并没有要求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不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而生产、销售假药,都可构成本罪。
销售假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实施了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在犯罪形态上,销售假药罪属于危险犯。即销售假药只要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不需要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就可构成本罪既遂。关于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认定,应采取客观的、一般的标准,同时兼顾个别的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应将不危及一般人健康,但对个别体质特殊的人有危害的情况视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 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2.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3. 变质的药品;
4. 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使用假药、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 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2.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3. 变质的药品;
4. 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或者实行行为是销售行为。然而,准确把握实行行为的起点与终点并不容易。实际上,销售行为是一个过程,卖出或者成交只是销售行为的最终既遂表现,而并非销售行为的全部。在刑法规范中,出售、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都是销售的实行行为。因此,准确判断哪个环节是实行行为的着手点,哪个环节是实行行为的完成点,是认定销售假药罪是否既遂的关键。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根据不同情况,盗伐树木行为可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盗伐行为,法律规定需进行经济赔偿并补种树木,同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盗伐树木和财产等处罚。若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的问题。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为公共安全,客观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为过失。若炸鱼行为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爆炸事件,造成致人重伤、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投资平台诈骗是金融犯罪的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其定罪标准涉及诈骗数额的大小、主观故意及侵犯的客体等方面。文章还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处罚规定。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处罚依据非法所得数额,若达到5万元以上则构成非法经营罪,可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还引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经营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包括未经许可经营限制物品、买卖许可证等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