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标准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不过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只是一个总称,具体的犯罪手段还是非常的多的,比如说以危险的方法破坏油田、河流等。
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其实,关于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的量刑问题是必须要结合犯罪情节,手段和造成的后果的,只要犯罪嫌疑人采取了某些犯罪手段,不管有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后果都已经涉嫌触犯了我国的《刑法》了。
《刑法》第115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决水以外的其他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法条不可能对所有的使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全部作出规定,因此使用了一个盖然性条款。
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
表现为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决水以外的其他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实是一个兜底性的罪名,只有在犯罪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等其他具体罪名的时候,才可以对该犯罪行为人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并且行为人的犯罪行为需要达到和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等犯罪行为一样的危害程度。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具体刑罚根据肇事后的行为如逃逸、事故责任等有所不同。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情形,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社会公共秩序,扰乱、冲击或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行为都属于此罪行范畴。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