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 >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时间:2023-10-22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905
导读:对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既遂犯可以判三年到十有期徒刑,该行为导致受害者重伤或死亡的,需要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抽象危险犯,并且是公诉案件,不可以由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刑事责任追究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刑事责任

1. 刑罚幅度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一般会追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损失重大的,会追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刑事责任。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特指单位场所的正常秩序以及社会日常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秩序。

2.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1. 行为人必须通过“投放行为”传达出恐怖信息。
  2. 恐怖信息的物质载体要使人产生恐惧心理,行为人投入的东西必须在外观上足以让一般人相信是“危险物质”。
  3. 投放行为的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人,但引起的是旁观群众和社会大众的恐慌。
  4. 投放行为必须具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节。

3.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 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借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故意,即使在客观上使他人误认为行为人是在投放危险物质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也不能构成本罪。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后,行为人将承担法律责任。检察院应出具逮捕证,公安机构负责逮捕犯罪嫌疑人,并将其送到看守所关押。在此期间,需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包括一系列行为,包括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人实施卧轨自杀未遂并破坏了社会秩序,就可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罪并受到法律的处罚。

  • 生产伪造罪未遂的严重性分析

    生产伪造罪未遂的严重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犯罪情节不同,处罚也不同。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随着金额的增加,刑罚也会相应加重,最高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能面临罚金或财产没收。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定义及要件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及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该罪侵犯的是社会秩序,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投放的物质不具有真实危险属性,故意内容为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进行,根据不同情况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方法有哪些

    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涉及罪名放火罪、失火罪、决水罪、过失决水罪、爆炸罪、过失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方式具体如下:一、故意犯罪。(一)基本罪状:危害公共安全

  • 已满14周岁就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
  • 如果被害人年龄是23实际年龄是14的情况下强奸罪成立吗
  • 年满十六岁参与校园暴力的惩罚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